目前分類:無相氣學節氣資料匯整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立  冬(11.7)到 小  雪(11.22)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時序開始入冬了,所以叫做立冬。立冬是十月的頭一個節氣:冬有終止、藏匿的意思。時序進入冬季,一切活動終止了,一切生物也開始藏匿起來,因此稱之為立冬。此時,大陸性氣候的黃河流域,草木早就脫落,河水結冰了,大地結凍了,有的動物也開始冬眠了。此時水稻收割已結束,「稻成熟,入冬田頭空」。農夫早已把農具收拾乾淨,關起大門準備過冬了。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立冬是個重要的日子。皇帝必須率領文武百官到忠郊祭祀迎冬。在迎冬大典結束之後,回到皇宮,立刻辦理因公殉職文臣武的撫恤、賞賜及救濟等工作。

      民間除了祭拜外,普遍有「補冬」的習俗,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極宜待進補藉以恢復元氣,並攝取大量的蛋白質,可抵禦冬天的寒冷。以便抵禦寒冬。大陸北方,在立冬日還有兩項特殊的習俗:一是用各色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淋浴,以防疥瘡。一是大量儲存蔬菜,以備一個冬天食用。 

節候語:「立冬先封地,風雨受人忌。」在我國北方,立冬之後,氣候就非常寒冷了。河水結冰、天空下雪,人們開始過著冰天雪地的生活,大地一片封凍的景象。農民們以立冬這天的天氣,來預測未來一年的豐收。最怕這一天有風有雨,認為這是不吉祥的預兆。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蟄(3.6)到春  分(3.21)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時序到了春天,萬物逐漸孳生茂盛,天空出現雷聲,把冬眠的各種動物與昆蟲驚醒出來活動,所以這個節氣稱為驚蟄(蟲類冬眠或隱藏起來,伏著不動,叫做「蟄」)。真正『驚蟄』的由來是指在寒冷的氣候下,融雪時將蟄伏的蟲子驚醒。驚蟄時多會有接連的大雷閃電出現,使蟄伏的蟲子動起來,然後將地打鬆,而不是因為雷聲的出現使地面震鬆。春令發陳,將病毒、細菌繁殖起來,因為它們在土壤中活動,所以發霉的氣會比較多(家中的物品比較容易發霉)。這些厭氧細菌居住在土壤中,而發酵的過程會產生氣體,所以整個土壤表層會因此而鬆動,這時農夫也忙著播種插秧。

中北部地在驚蟄左右為水稻插秧盛期。驚蟄象徵春雷初響,萬物萌發之景象,在驚蟄前太平洋高壓過早發展而有打雷,會使中南部地區雨水連綿,此種反常現象會使得低窪區發生災害,亦會使得西部沿海鹽田之晒鹽受到影響。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2.19)到 驚  蟄(3.6)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春到人間,好像是溫暖的手,拂去了寒冬的蕭條,開始有暖和的春風,高山的積雪溶化了,雪水從山上流向平地,水分多了濕氣加重,自然雨也多了,因此繼立春之後的節氣,天候春雨綿綿,稱之為『雨水』。正常狀況下,『雨水』這個節氣就必須下雨;過去的習俗:元宵節如果下雨,則今年下雨的機率會偏高。今年的元宵節正好碰上『雨水』這個節令,所以整個年度的降雨機率會比往年高。本節氣在中南部並未具實質意義,因為正常雨水甘蔗節節長。氣候下中南部地區均為晴天,而北部地區則因受東北季風影響,降雨機會較多,所謂「春雨綿綿」,正適合形容北部的天氣。

陽光與雨水乃是農作物生長最需要的兩樣東西。農村在一年四季裡,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假如春季的雨水不夠充沛的話,導致無法順利播種,這一年收成就要大受影響,因此只有綿密的雨水,才會帶來農收的一年。

節候語:「春東風,雨祖宗。」這話是說春天如果吹東風,必有大雨且為時甚久。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2.4)到 雨  水(2.19)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回大地的第一天。春為歲首,是個大好日子。古代帝王要在立春的前一天,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春神,至今我國還是重視這個日子。由於台灣氣候暖和,立春時,中南部地區一期水稻已進行插秧,北部地區則為休耕或播種。立春又象徵春天開始的意思,因此人們常根據立春之天氣,預期未來一年之收成。

在古代農業社會裡,立春是很重要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冰雪解凍了,風向改變了。和煦的東風取代了寒冷的北風,草木開始有了生氣,蟲蟻也蠢蠢欲動,整個大地逐漸甦醒了。古代朝近極為重視立春,除了命人在東門外用泥土塑造春牛與芒神之外,皇帝須齋戒沐浴,在立春之日率領文武百官往東郊舉行祭典一則迎春、一則勸農、鼓勵大家勤於農務。農人也在這一天計劃這一年的農事,他們祈求這一天放晴,千萬不要下雨。因為晴天預兆這一年氣候正常,五穀豐收。而雨天則預兆 這一年氣候反常,五穀欠收。因此有「驚蟄聞雷米麵如泥」的農諺。傳說假如驚蟄之前打雷,那就預示今年將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木旺則水少。木堅則金鈍、肺、大腸毛病多。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1.20)到 立  春(2.4)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根據<孝經緯>一書的記載:「小寒後十五日,斗指丑為大寒,至此凜烈至極也。」,這個節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冷到極點的冬天,比小寒還要冷,所以叫做大寒。從前每逢冬天,街上就會有人出售一種「九九消寒圖」。這個圖共有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每天用筆染上一朵梅花,並以「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的原則,在花瓣上記下每天陰晴風雨的情況。八十一朵梅花染完,天氣就轉暖了,所以才稱之為「九九消寒圖」。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到 大  寒(1.20)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小寒是農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的節氣,過了冬至,太陽雖漸向北移,氣候仍然漸趨寒冷。小寒與大寒,亦如小暑與大暑,是比較而定名的,小寒雖寒,但還不算最冷,故稱小寒,冷到極點稱之為大寒。氣候稍寒,太陽漸向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增長。農耕社會的腳步,總是緩慢而溫馴的。台灣中北部地區農作物此時發生低溫寒(霜)害的機會很高。

為了度過寒冬,過去大陸北方有「數九九」的習俗,就是從冬至日數起,一直數完九個九就是八十一天,天氣逐漸暖和了。從一、九到九九的八十天裡,每個月彼此之間有差異。古人根據長期經驗的累積,編成了九九歌,一則表示每個九之間氣溫的不同;二則說明人們在每個九,那段期間的因應之道。九九歌淺顯易懂,其歌詞如下:「一九相呼不出手,二九互邀冰上走,三九凍死貓,四九凍死狗,五九抬頭看柳,六九貧兒爭氣,七九開河,八九燕來,九九犁耙齊出」。一九開始冷了,所以相見呼叫不伸手;三九、四九最冷,所以凍死貓狗;六九立春後天氣漸暖,貧窮人家不應該靠人施捨,自己得爭氣了;九九到了驚蟄前後,農人忙著播種插秧,自然就是犁耙齊出了。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12.22)    寒(1.5)

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 

  冬至時節,聖誕紅盛開。此時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太陽所居的位置,謂之冬至點,此日北半球受光最少,晝最短夜最長,此時陰氣到達極點,而陽氣開始復生,南半球反是。在冬至以後,白晝一天一天加長,天氣卻一天一天變冷,等到小寒、大寒才是最寒冷的日子。

古人過冬至,又稱「過小年」,對它是相當重視的,家家戶戶鋪張過節,因此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古代農耕時期,一年辛苦,期待秋收冬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人們在此時節休養進補恢復生息,準備過年的物品。冬至這一天,北方人多吃水餃,南方人多吃湯圓或湯糰,水餃形狀像元寶,為吉祥物;湯圓象徵一家大小團圓平安過冬,也象徵圓滿、豐碩,吃了水餃或湯圓,大家知道又增長了一歲。古時候,有公婆在堂的媳婦,在冬至一早,必須把自己縫製好的鞋襪獻給二者,好讓二老禦寒。此一冬至獻鞋襪的孝行習俗,一直流傳了幾千年。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至(6.21)到小暑(7.7)

 

  此時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值夏至。這時北半球上受光最多,一切農作物到了這個時候都成熟到極點,表示炎熱的夏天真正到了,所以稱為夏至。夏至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日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過了夏至日,白天漸漸縮短,夜晚慢慢加長。從夏至日起,大地開始吹南風,枝頭發出蟬唱聲,草叢蹦出螳螂來,到處充滿著夏天蓬勃的朝氣。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暑(7.7)到大暑(7.23)

 

  此時已逐漸開始炎熱,但還沒有熱到極點,所以稱為小暑。夏至時太陽直射地球的北回歸線,且陽光射在地球上的時間最長。又因為太陽熱力射向地球上,必須經過對地面和大氣加溫,才能把熱力儲存在大氣中,所以天氣從夏至開始逐漸炎熱,經過小暑,熱度才逐漸昇高。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8.8)到 處  暑(8.23)

 

 

  大暑過後,夏去秋來,時序到了立秋,表示酷熱難熬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了。但中醫典籍講「秋主肅殺」,因為秋風比較割人,對人體的傷害最大,其實「秋高氣爽」並非是好的,過去在秋天有秋決,秋天的本性是比較殺人的氣,所以秋天比較不好過。雖然立秋,然而炎熱的天氣必須過了處暑,到白露時才會轉涼。換言之,從立秋開始,還會熱一陣子,這段期間大約是三十天。我們形容一種熱得令人十分難受,甚至有刺痛之感的氣候為「秋老虎」,那正是立秋後的天氣。在立秋之後,午後的陣雨逐漸減少。因此被大太陽一曬,往往比大暑時,覺得還要難過。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8.23)到 白  露(9.8)

 

陳銘堂老師講述、李曜暄整理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露(9.8)到 秋  分(9.23)

陳銘堂老師講述、李曜暄整理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霜降(10.23)到立冬(11.7)    李曜暄醫師匯整

  

 

氣溫降至露點,地面上結露,天空中生雲,如果露點在攝氏零度以下,則地面上結霜,所謂「露結為霜」。此時因為太陽偏向南半球,北半球氣候變冷,不時就有結霜現象,故曰霜降。在本節氣台灣地區之平地並無發生結霜之紀錄。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露(10.8)到霜降(10.23)    李曜暄醫師匯整

  

 

此時已到了深秋的季節,天氣變冷,人們如果在早晚接觸著霧氣及露水,必感寒意沁心,由於氣溫變冷,使水氣遇冷凝結成露水,因此,稱之為寒露。此時,已進入深秋的時節,大地一片蕭瑟的景象,寒氣逼人,鳥不再叫,蟲不再嗚,落葉滿地。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雪(12.7)到冬至(12.22)    李曜暄醫師匯整

 

  

    小雪過後,在我國北方氣溫都在攝氏零度以下,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所以這時稱為大雪。但大雪紛飛,此景象在大陸北方才可見。而台灣地區南部仍可進行一期稻作育苗,北部地區因氣溫較低,二期稻作收割結束後,田區休閒。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雪(11.22)到大雪(12.7)李曜暄醫師匯整

  

 

空氣中的水汽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就有部分水蒸氣徐徐凝結,成為結晶狀的固體,由空中降下,是即為雪。這時節空中會出現這種降雪情況,所以稱為小雪。在我國大陸北方,氣候寒冷,逐漸降雪。此時台灣北部地區二期稻仍然收割當中,南部地區因氣候暖和,一期稻作可進行播種育苗,冬季裏作雜糧作物此時也可栽培,台灣唯有高山地區才有降雪的可能。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芒 種(6.6)到 夏  至(6.21)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滿(5.21)

  

這時候田裡的稻穀和麥子等農作物行將結實,等待成熟,尚未達到滿貫的程度,可說是小滿。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夏(5.6)

  

        時序到了國曆五月,初春播種的農作物都已長大了。所以這個節令為立夏,其實立夏是告訴我們夏天快要到了,距離真正的夏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此時應該已有出現溫暖天氣,且氣溫逐漸回升,大部份農作物才會迅速生長。所謂「天時配合地利」,才算是正常的好節候。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4.20)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農夫剛好春耕完,水田裡嫩綠的秧苗正需要大量的雨水滋潤;秧苗有了足夠的雨水,才能欣欣向榮的成長茁壯。處處可說都是鳥語花香的好季節,但因此時的氣候,卻是最讓人捉摸不定的,時晴時雨,時冷時熱,氣溫劇變,如何戲弄人間?見諸節候語。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