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曜暄

烏日  聯和中醫診所  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西合作醫療中心 兼任主治醫師

 


前言   

中醫骨傷科是一門很專業但仍未普傳的醫療技能,其學習需要在有經驗的師父教導下反覆練習,累積經驗,才能熟能生巧,若能將敏銳的氣感貫穿於診治過程中,則更能將施行手法前後的種種變化瞭然於心,療程更易掌握。筆者跟隨大裡陳銘堂老師學習無相氣學近十年,一方面練習氣功強化氣感,一方面學習氣感與推拿整脊結合應用的各種手法,臨床上應用得心應手,不僅療效提高,也更加體會骨骼結構之損傷或脊柱之不正會造成氣滯疼痛症狀,氣滯若沒處理,進而會化熱(氣有餘便是火)或造成血瘀導致功能上的障礙或衰退。瞭解疾病的病因與病機才能真正治癒疾病,骨架的障礙導致氣滯是疾病的病因病機之一,必需予以修正,才能關鍵性的扭轉疾病而向癒。然而,骨架的問題不只是脊柱而已,它包括頭骨(凹陷、裂隙、突起等)、脊椎(側彎、下陷、背突、扭曲、旋轉、骨刺增生、滑脫、椎間盤脫出等)、胸骨(凹陷、突出等)、肋骨(變形、不對稱等)、骨盆腔(扭曲、變形、骨間距不正常等)、其他(肩鎖關節、肩、肘、腕或髖、膝、踝各關節等)。然而,門診的病人常會否認其曾受傷的病史,X光檢查也大多解讀為正常,但是,從嬰幼兒學坐站走跑至年長,所有的跌打損傷都要算在內,都有可能因復原不全(無法百分之百),導致筋骨的擠壓牽扯或氣形的障礙,尤其現在的交通工具速度更快,地面更硬,撞擊的損傷會更大。筆者已在前幾期會刊的多篇文章介紹過一些心得,以下再就門診常見疾病之另類思考方向及診治經驗與大家分享。

 


落枕 

病人早上起床頭就無法靈活轉動,轉向某一側就痛,或甚至頭項傾斜。筆者發現患者多半較平時過勞而晚睡,或吃多了烤炸辣之食品,加上睡時偏向脊椎原就稍微側彎或扭轉的一側,使得附著在脊柱的肌肉群發炎或牽扯,導致睡醒後動作時便疼痛。有一部份患者經熱療、理筋、針灸療效仍不彰,應考慮調整脊柱或鬆弛問題脊椎旁的肌肉,我發現大多是第1、2頸椎扭轉,第7頸椎、第1胸椎扭轉,或第5胸椎扭轉或下陷的問題,尤其是頭上仰時疼痛,多半與第5胸椎(或上下椎體)下陷有關,醫者可針對這些關鍵脊椎施予牽引轉正的手法,或按摩放鬆椎旁的肌肉群,患者疼痛多半可減輕很多,轉頭的角度大為增加。

 


梅核氣   

喉中有異物感,咳不出來也吞不下去,中醫稱之梅核氣,西醫診斷為慢性咽喉炎。筆者也有類似的經驗,在一次外感咳嗽後,喉中覺得梗梗的,其後甚至於吞嚥時覺得有異物卡住,如生腫瘤之感,但過幾天就自癒了。有些人卻沒這麼幸運,曾有幾位多年苦於喉中痰梗感的病人,這類病人多為常需說話者(如教師),檢查其咽喉並不紅腫,然看遍中西醫師,服藥均不見效,筆者配合頸椎胸椎牽引調整的動作,當場就能緩解症狀,幾次的治療就可痊癒。筆者認為長期久治不癒的梅核氣患者,需考慮頸椎側彎、扭轉或下陷的問題,使肌群牽拉到喉部,尤其是上段及中段頸椎,也有時是胸椎中段肌群由下向上牽拉導致。咽喉部有很多肌肉附著,當然會有筋骨的問題,門診就常見到由瞬間的大力噴嚏或咳嗽,導致背部脅肋急性扭傷的患者,同理,與喉頭、氣管附著的肌肉群也會因咳嗽動作之牽動導致類似筋出槽、骨錯位的問題,而有梗梗不適的症狀出現,此時要調整頸及胸椎或喉部肌群才是對症。

 


胸悶   

有一部份胸悶的病人,經檢查心肺正常,多半是胸廓不正的問題,導致心臟在收縮與擴張動作的干擾。跟據筆者經驗,一部份跟胸椎側彎及下陷有關,醫者可站在病人背後,雙手由腋下將病人托架住,施力將胸椎往上牽引扭轉一下,即可調整回來,胸悶常可當場緩解;也有一部份是胸骨下陷或胸前肋骨凹陷的問題。若不熟悉推拿,可囑病人多做些胸椎旋轉、向上舉臂牽引及擴胸的動作,應可將胸肋骨、脊椎活動開來,讓胸廓問題得到調整,胸悶或可不藥而癒。

 


胃痛   

有位胃痛病人,西醫診斷為胃潰瘍,然治療三個月無顯效。此病人我治療兩週即痊癒,其關鍵在掌握了「氣滯」這個病機,該病人經氣診於胃部有一條氣阻線連到背部胸椎中段,摸其椎體左扭,肌肉也較緊繃,用手法將其胸椎牽引回正,按摩脊旁及延伸下來脅肋的肌肉群使放鬆,那條氣阻線便疏緩了,病人的症狀也當場減輕了。依此類推,胃脹、胃痛的病人,將其胸椎中段及其左側脅肋部或拍擊、或按揉、或牽引使放鬆,往往可將症狀減輕或完全緩解,請各位置於肘後,有機會不妨試試。

 


經痛   

門診有些痛經婦女,經調整骨盆不正或胸腰椎之際的擠壓,疼痛當場緩解,比吃普拿疼還速效。因此,筆者認為長期經痛的病因,氣滯部份跟跌倒造成骨盆撞擊扭曲,及椎體擠壓有關。申述如下:因側身跌倒臀部著地導致腸骨外翻,不但造成腰腳常感痠痛,更影響骨盆腔內的血流動量,導致該側少腹經痛;若是恥骨不正,多半痛在下腹正中;另有抽痛絞痛患者,多與第12胸椎、第1腰椎間的壓迫,導致筋的牽扯有關(氣診的觀察結果)。可教病人以手掌面微拱呈掌杯狀,由臀部中間往外下方多拍擊,讓氣血能順下去;或像跳扭扭舞般將臀腿外扭,也可修正腸骨外翻的情形;教病人手扶著桌子,腳伸直往後抬高,可修正恥骨的不正,使氣血能順下;多跑步也有助骨盆的回正。

 


腱鞘囊腫   

門診有位病人腕背側長出近1公分的硬塊,經診斷為腕部腱鞘囊腫,然經中醫傷科的各種手法及西醫復健的各項儀器治療一二十次,不幸更長大三分之一,便放棄治療了。在一次治療少腹脹痛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它」,順手幫她將該側腕關節及8塊腕小骨整理一下,在一個月後的回診時,她興奮地告訴我,某天她取下護腕時,發現它居然不見了,問我會不會復發,我說有可能,但瞭解其病機,就算復發,再調整腕關節即可很快復原。筆者體會,腕部腱鞘囊腫的形成,一部份應與跌倒時,手撐地造成腕關節橈骨、尺骨、8塊腕小骨等小關節的錯位有關,所以病人常伴隨腕部過伸時痠痛或角度不足的症狀,而錯位的骨導致肌腱附著或腱鞘牽拉的異常而發炎腫脹,滑液堆積無法順利代謝,因此,正骨是必要的處置,否則,病人就可能得接受手術切除後又復發之苦。

 


腕隧道症候群   

手麻是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表現,門診上常有病人為求免除一刀求治於中醫。探其病機,筆者認為一部份與腕部腱鞘囊腫同理,錯位的骨架導致肌腱腫脹,甚至是筋出槽,壓迫到神經而產生麻感。經氣診,一部份病機與肩鎖關節下之筋骨異常,或第7頸椎及第1胸椎扭轉壓迫有關;另外,雙手麻者常與胸椎中段下陷壓迫有關,正骨整脊調整好後,需要時佐以中藥調理或維生素B群補充,多數病人可免手術之苦。

 


經絡的體會   

除了無相氣學的訓練,筆者近一年來又跟隨王清吉老師學習五行丹氣門的氣功,打開道家玄關一竅,進入另一個修煉境界,強化內家真氣,所以對臟腑經絡虛實及內行上傳的氣行障礙,感覺逐漸敏銳。金櫃要略有云:經絡受邪,入於臟腑,為『內所因』也;……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過去筆者無法體會這句話的深義,直到最近,將無形針(氣針)應用於穴位經絡上,終於能夠「知其所以然」了,也才體會經絡受邪及留邪為患,入於臟腑的病理機轉,嚇然發現很多慢性病或是疑難雜症患者,經絡中的邪氣(風寒暑濕燥火外感六淫)根本沒被解除(有的是反覆感邪),所以才會流傳臟腑導致重病,於此更加體會針灸術、經絡學說及強調六經證治的傷寒雜病論的重要,因為那才是由經絡根治疾病的關鍵。

 


結語   

筆者臨床上運用順氣、理筋、推拿、正骨、整脊之手法,當場緩解病人主訴的案例不勝枚舉,其證明氣滯或骨架異常是產生症狀導致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機之一,所以,筆者呼籲醫師應多加強氣功及傷科方面的訓練,療效更能提升。未來醫學,一定要將疾病的來龍去脈(即病因病機,疾病是如何產生的)探究清楚,才能真正將人類帶向健康長壽之路,而中醫必定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