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文章已刊載於台中縣中醫會刊

公會成立六十週年,筆者將近幾年對付病毒的心得,初步以此篇文章發表,點出未來醫學的趨勢,吾等必需急起直追,無助的病人等待我們發揚中醫藥去救治。西醫最大的盲點在於生理學缺乏經絡系統、病理學忽視病毒潛伏問題及藥理學缺少抗病毒藥物。甚至嚴格地講起來,由於以上的盲點,缺乏抗病毒藥,縱容了病毒在經絡中潛伏,久病深入臟腑,導致了大多數的慢性病、疑難雜症、危重症,甚至癌症,以上三項盲點就是西醫未來絕對需與中醫結合的必要性。而中醫的盲點之一是知道有火氣熱象,卻未再深入探究何以有火,若診斷是病毒,也需儘可能找到針對性、專一性的用藥,找到病源,治療會更精準有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隻電腦病毒足以讓一台電腦當機,一種病毒足以奪去一個人的生命或長期耗損一個人的健康,真的不能小看它、忽視它!今天,筆者首先針對「慢性疲勞症候群」,與同道做經驗分享交流!

 

      有位年輕國中學生,不明原因地長年倦怠感,除了偶而喉嚨有痰梗感外,沒什麼其他症狀可徵。我一把脈,呈現是太陽、陽明、厥陰三經浮滑脈,代表經絡中有發炎熱象,我經過兩三年的觀察體會,才領悟發現這種脈象是顯示”潛伏病毒”在作怪,經體檢其口咽部,呈現很多病毒濾泡,也請他母親確認,證實了我給他們的解釋—“感冒還沒有完全好,潛伏到經絡去了”,而他並無任何鼻咽喉的不舒服症狀,經過我處方以清熱解毒,補氣養陰藥而癒。

常有病人流感發燒,先用西藥退燒止咳,症狀較緩解後來用中藥善後,雖然症狀已減輕,但往往我體檢其口咽部時,仍發現很多病毒導致的濾泡存在著,顯然,病毒仍俟機攻擊。最近,讀完徐明達院長所寫的「病毒的故事」一書第八十頁提到:「有一種慢性疲乏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也可能與某些持續感染的病毒有關」,佐證了我的觀察論點。依筆者經驗,充足的睡眠後也無法回復的「倦怠感」及「口乾」兩個症狀出現時,就要提高警覺有病毒潛伏(即中醫所謂「伏火」或「蘊毒」)了。

 

西方醫學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認知 

一、流行病學: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以女性較多,其平均發病年齡為30~50歲,白領階級、勞心者居多,分布最多的行業分別為證券業、電腦工程師、高階主管、研究人員和老師。

二、診斷標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在1988年將這類症狀命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用來統稱這些長期受疲勞所苦,卻找不出病因的疾病。其公布「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如下:
1. 持續或反覆性的疲勞感維持六個月以上,且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紓解。
2. 疲勞嚴重程度使活動力至少降低正常狀態的一半以上,即使休息、睡覺也無法改善。
3. 沒有合併可以解釋疲勞原因的慢性病。也就是必須排除掉其他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疾病所引起之疲倦感(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或炎症、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或器質性病變、藥物或毒物成癮、濫用之副作用等)。

除以上三項主要條件外,並且還需符合以下十個次要條件中的六項以上的症狀(symptoms),加上兩項以上的徵象。
1. 低度發燒(體溫不超過38.5℃)或畏寒。
2. 喉嚨痛(非化膿性咽炎)。
3.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4.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5. 肌肉酸痛。
6. 運動後,或即使從事過去能勝任的活動,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的全身疲倦感。
7. 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
8. 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
9. 出現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

10. 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

三項徵象(signs):

1. 低度發燒(口溫37.5-38.5℃或肛溫37.8-38.8℃)。

2. 非化膿性咽炎。

3. 可被觸診之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直徑小於2公分)

四、鑑別診斷:1.這些症狀的表現形態往往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階段中發生不一樣的症狀。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往往不容易斷根,卻也不會急速惡化,這類病人是真的生病,但卻經常被誤解為工作不力而打混摸魚,長期下來病人更為憂鬱及焦躁所苦。2.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疲勞感,與疾病造成的疲勞感不同,一般來說,若是因為疾病(如肝病或其他器官性的疾病)引起的疲勞,通常只要有充分的休息或睡眠,精神狀況就能獲得改善;另外,過勞引起的短暫性疲憊感,只要有適當的休息,大部份的人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體力和精神。所以,如果經過休息,還是有疲憊感,或即使有充足的睡眠,上班上課時還是猛打哈欠、打瞌睡,就要注意,自己是否已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經常會合併失眠、焦慮的症狀,即使休息或睡覺時,腦部也無法放鬆,反而覺得愈睡愈累。

五、病因:目前引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確實原因還在探討中,而在過去的臨床經中,有些臨床醫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導源於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免疫系統障礙、內分泌失調、姿態性低血壓、營養缺乏或失調(尤其是B族維他命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變,但卻無法以上述任何原因來說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衍生。有些醫師則認為,多數的患者和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有關,給予抗焦慮劑,抗憂鬱劑,心理治療,情緒上的支持,學習放鬆技巧,症狀多半會改善。

六、可能發展之病程: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若沒有及時警覺,除了各種不適症狀會持續惡化外,還可能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過勞死的危機。

 

筆者從中醫角度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分析 

一般人流感初起常有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狀及發熱、倦怠感、肌肉痠痛等全身症狀。筆者認為,年輕、抵抗力強、病程不久,對症(痛、涕)下藥,或對證(風熱)下藥,症狀緩解的同時,體內免疫系統正常地發揮消滅流感病毒的任務,即可治癒。但若中老年人、氣血虛、病程反覆或久病不癒、睡眠不足、婦女月經週期,均是免疫抵抗力較差的時候,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病毒邪氣容易侵犯經絡而不易排出,若只使用治標的藥,局部症狀是緩解了,但有可能病毒由局部病灶區突破免疫防線,經由體液進入經絡系統,流竄全身,轉變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然此發炎並沒導致明顯的局部症狀,所以只出現倦怠感、低熱或畏寒、全身痠痛無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症狀;由於病毒潛伏、寄生於經絡體液中,等待機會做進一步進攻,侵入體內細胞,人體也啟動體液免疫去反抗消滅病毒,故出現輕微的、持續性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所以出現咽喉痛(非化膿性咽炎)、淋巴腫、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發炎的火氣隨經絡上頭造成廣泛性頭痛;病毒潛伏感染,會有『耗氣、傷陰』的結果,持續內耗元氣導致休息也無法改善的疲倦感、就是提不起勁、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傷陰則導致口乾;陰虛火旺則導致失眠;若有一部份病毒逐漸進逼血管壁,導致熱擾心神或熱邪上擾清竅,或久病心生煩惱、焦慮,或藥物干擾自主神經,均可能出現精神或神經症狀。

 

根治之道 需以清熱解毒藥為主、辨證論治為輔;扶正袪邪,佐以飲食忌口 

習慣上,現代中醫師在診治病人多半偏問診及應用辨證論治的模式,一般可分肝鬱脾虛、氣血虛、肝腎陰虛、痰濕瘀阻等證型去施治,這大家比筆者內行,在此不再贅述。筆者要提醒的是:需要由病程去分析是因病(證)致弱,或因弱致病(證)。因為證型有可能是不同體質感冒時,表現的不同症狀,因為該證型的人,並無出現該病類似的症候群。所以,足見該證型不是造成該病的主因,針對性不足,但證型絕對是治療要調理致中和的重要依據。筆者提供另外的想法則是:一個健康人罹患流感失治後,病毒潛伏於經絡引起宿主持續性『耗氣、傷陰』的反應,持續耗氣則導致休息也無法補足的虛弱感,持續傷陰則導致陰虛、血虛,久虛會導致痰濕瘀阻,久病不癒而導致焦慮氣鬱,也會出現上述的證型結果,如此就非要消滅病毒源頭,才是根治之道。

生理上,針對人體大量分佈寄生的病毒,身體會應用經絡系統去防禦,針對病毒的排除,主要是利用太陽經(膀胱)的汗、尿排出,陽明經(胃腸)的糞便排出,及厥陰經(肝)的解毒或女性經血的排出(子宮屬肝經),所以,筆者在把脈時,發現發炎的病人,常出現此三經的熱象。

病理上,體液循環是經絡系統交通內外上下的生理功能之一,筆者發現,病毒潛伏經絡後,會藉著體液中流動,導致全身沿經絡產生發炎熱象,並表現各種症狀,甚至會藉經絡系統進入腦脊髓產生中樞神經病變,如果轉重或久病內傳臟腑,會導致慢性發炎等慢性衰弱證。病毒在體液中流動的想法,可回想SARS病毒在很多體液中都存在著,有傳染力,如:唾液、淚液、乳汁、汗液、尿液、精液、糞便等,均有病毒的蹤跡,若病毒不在體液中遊走,如何進入這麼多不同部位的腺體。在此筆者要分享的是,此體液的流動是依照經絡系統的走向與規律,藉由體溫傳導分佈時產生流動的動力,交通內外上下,所以,這解釋為什麼人體生病後會有符合經絡走向的結果,並產生寒熱燥濕的變化。走筆至此,各位應該漸漸對中醫有知其所以然的感覺,此經絡的生理病理,書中文字敘述過簡,是筆者強化氣感後,感知經絡的脈動,才領悟到這層次的學問,經絡是有呼吸律動的。所以,針灸為什麼可以治那麼多內科病,原因在此;內科醫師絕對不可不知經絡走向與理論,因為病因病機常是藉著祂去分析就清楚簡單多了。

藥理上,針對病毒方劑有普濟消毒飲、荊防敗毒散、五味消毒飲、托裏消毒飲、仙方活命飲等;用藥有金銀花、蒲公英、板藍根、魚腥草、鵝不食草、大青葉、紫花地丁、白頭翁、馬齒莧等,隨證選用。這些是大家早已知道的方藥,可惜的是,在清熱退火的同時,往往是需要被選用來針對致病病毒的,至於那隻病毒要用那個方藥,是中醫界當前需要研究確認的重點。

變數上,在疾病根治前,需注意飲食生活起居,注意飲食忌口,以免飲食加重發炎熱症,削弱正氣、助長邪氣,臺灣食品七八成都有毒,醫者治病更是難為;科學中藥粉末藥力也有限,要有漸進的效果,一定要嚴守忌口的鐵律,否則,貪吃餅乾零食等的小孩,過敏不但不會好,還會反覆加重。病毒感染會造成發炎熱證,尤忌發物、辛辣、燥熱、燒烤、油炸食物,如花生等堅果類、糕點餅乾等零食、泡麵、油麵、米粉、薯條、炸雞、巧克力、臭豆腐、油條、羊肉、狗肉、麻油、酒、豆皮製品;忌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咖哩、醃漬食品;忌帶殼海鮮類,如蝦、蟹、蛤蜊、蚵仔、蜆;忌優酪乳、養樂多、罐頭類、起司、火腿等加工製品;忌龍眼、荔枝、芒果、榴槤、韭菜、肉桂、茴香等熱性蔬果;忌

沙茶醬、辣椒、大蒜(蒜頭雞)、芫荽、老薑(薑母鴉)、蔥等辛辣物。

若久病氣血已虛,也必需忌寒性、冰冷食物,如任何冰品;西瓜、哈蜜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蓮藕、白蘿蔔、竹筍、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番茄、桑椹;綠豆、仙草、豆腐、豆花等。往往療程緩慢,或反覆發病,乃飲食未能忌口,加重病情,要告戒貪嘴的病人,不要心急,等疾病好轉後,就可以逐漸酌量享受美食了。

    注意有排毒反應:根治痊癒疾病過程中,當病毒由身體內部往外排出時,常會由當初原始入口將病毒正式趕出,離開身體,有些病人會出現一些局部發炎加重的過渡現象,如:口乾、咽喉痰梗感、咽喉痛、頭痛,甚至尿道炎、帶狀皰疹、肝炎、胃腸炎均有可能發生,醫者心要定,繼續袪邪扶正即可。

 

延伸治療過敏性疾病、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甚至癌症,均有根治的可能

  雖然本篇文章是談慢性疲勞症候群,依法類推,乃根治很多疾病的關鍵,根據筆者臨床的觀察與體驗,這些潛伏的病毒多半是一般病毒感染(包括流感、鼻病毒、腸病毒、E-B病毒)沒治療完全(如:沒妥善治療;飲食燥熱油炸辛辣上火之品,火上加油,加重病情;或服用西藥僅症狀緩解,病毒未消滅),以致於病毒經由經絡流竄到身體後,潛伏於宿主。之後有以下結果:由於病毒會引發全身慢性發炎,『耗氣、傷陰』,初起輕則長期倦怠、口乾、肌肉常痠痛(這些類似流感初起之全身症狀);病程拖久不癒,反覆發炎,導致鼻過敏、咽喉痰梗感、過敏性腸胃炎、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經前及經期間症候群;更久,甚至免疫認知錯亂,導致自體免疫性疾病(如:乾眼症、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發炎症);如果身體處於惡劣環境下時(如:幅射、自由基過氧化物導致衰退、精神壓力、營養不均等),運氣差者,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存活力較強,增生速度加快,會導致癌症。最近一些研究逐漸發現癌症與病毒有關(如: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現已製造疫苗來預防子宮頸癌),筆者把脈發現:過去潛伏病毒侵犯,以太陽、陽明、厥陰三經發炎熱症居多,與癌症好發的部位,也極有統計上的關連性,如:鼻咽癌(太陽);胃癌、乳房癌、大腸癌(陽明);肝癌、子宮頸癌(厥陰)。「病毒的故事」書中提到:「有研究認為,糖尿病與這種由病毒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關,嫌疑犯之一的名字就叫糖尿病病毒;中樞神經長期感染病毒,也會引起精神相關的疾病。最近發現,C型肝炎病毒以及一種叫Borna的病毒,和精神疾病關係相當密切,甚至發現流感病毒和精神分裂症之間的關係密切。……而被病毒改變的機器與工廠與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分化是指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生物功能,雖然他們含有相同的DNA)很有關係時,細胞的生長會不受約束也不再做它原來應該做的事。這些不受拘束的流氓細胞大量繁殖壯大,造成腫瘤,腫瘤惡化,到處設立分會而產生更多流氓細胞時,就是大家害怕的癌症了。……E-B virus是在淋巴癌細胞裡發現的。在中國南方,這種病毒和鼻咽癌有關。…..B型肝炎病毒和肝癌、乳突狀病毒和子宮頸癌的關係。」與我的看法不謀而合。所以,舉凡上述疾病,需從病毒潛伏角度出發,才容易根治

 

      「病毒的故事」書上提到:「病毒大概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體。人類的糞便中有一千多種病毒,每公克的糞便中有上萬顆病毒(大部分都是感染細菌的噬菌體)。一克的土壤裡有上億個病毒。…..有人估計,世上的病毒總數有1031次方個之多,若換算成重量,約有十幾億噸。」自去年H1N1新流感爆發開始,我認為地球磁場已轉變到適合H1N1存活生長的環境。到今天為止,筆者臨床把脈統計,是以少陰、少陽熱證表現的新流感佔門診八成以上的大多數(參考我之前發表的兩篇文章)。筆者要再次呼籲,流感病毒主流已經轉型以後,頭暈、頭痛將成為流感較常見的症狀,最近門診中,頭暈、目糊、頭痛、失眠多夢,肩項脅腰身痠痛、泛酸、胃脘悶痛、反胃,甚則嘔吐、腹瀉等案例增多,其實都與新流感有關若知病源就是新流感,是它所造成的種種症狀,就只要用「抗新流感的藥」就好了!隨著新流感因沒針對性的治療,人體內病毒寄生潛伏累積的量愈來愈多,最近發燒病人,H1N1的快篩陽性率已增多,症狀也將愈來愈嚴重,這點值得醫界警覺,要積極發展抗病毒藥,才能真正避免疾病演變得複雜與嚴重。筆者臨床發現,新流感常會使身體弱點的舊問題加重,即加重任何包括痠痛的舊發炎區,導致「症同、因不同」的錯縱複雜問題,會使原來醫師過去經驗上有效的藥(包括中西藥)失靈若只用對症下藥,卻輕忽消滅新流感病毒,會造成『病毒潛伏於經絡』,導致新的一群的發炎性慢性病及癌症,筆者認為流感的第一線用藥應是中藥的清熱解毒藥,二次感染的細菌感染才會使用抗生素。所以,我建議諸位同道在治療任何急慢性炎症及癌症,莫忘加入幾味清熱解毒藥效果會更好,分享至此,下回再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醫師 的頭像
    李醫師

    中醫保健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